寶雞,古稱陳倉,是西部工業重鎮,也是陜西省的第二大城市。自2010年以來,寶雞市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,經過逐步探索,形成了醫改的“寶雞模式”。作為亮點經驗之一,寶雞提升優質資源的有效供給,分級診療制度建設進展順利。為了達成90%病人不出縣,以及“小病在基層、大病在醫院、康復回基層”,寶雞是如何做的呢?
金臺區東風路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馬嘉麗介紹,做好社區全科服務,中心成立了7支全科服務團隊,由一名團隊長以及至少三名護士、公共衛生人員組成,由于多點執業的放開,醫生只備案不簽約,團隊中有15人為市中醫院、市中心醫院的副高以上級別專家。中心為居民提供慢病隨訪,如糖尿病每個月兩次測血糖、冠心病每月兩次心電圖等,包括健康科普、兒童保健等一系列服務,達成重點人群(孕婦、老年人等)簽約率61.2%,做好社區居民健康的“守門人”。
檢驗也是慢病管理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,在社區中心,不僅設備齊全,并且與大醫院進行“醫聯體”合作,標本采集后直接送到大醫院檢驗,病人跑到大醫院做定期隨訪的次數可明顯減少,這也是病人下轉“接得住”的一套方式方法。
鳳翔縣醫院是一所縣級綜合二甲醫院,為落實雙向轉診、分級診療,不斷深化醫療技術服務,讓“90%的患者不出縣”,醫院進行了一系列臨床路徑管理的大膽探索,以及醫療服務縣鎮一體化的改革。院長李榮華介紹,醫院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打造?破放。為此醫院引進了64排螺旋CT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、四維彩超等高端設備,定期由西安交大一附院專家定期培訓、查房,保證患者就診(或者是上級下轉的)能夠有效承接。同時打造心血管內科、神經內科、康復醫學科等市級重點?,保證常見病、慢性病患者的就診質量。
同時,醫院與301醫院合作建立了遠程會診中心,301專家可遠程讀片以及視頻會診,視頻費用一次400元,第二天就能預約看診,非常方便。遠程會診讓病人省去了往來的奔波勞累,縣醫院留住了病人,也在會診中得到了充分的學習與提高,一舉多得。自2015年6月運行以來,已會診患者298例,其中視頻會診83例,書面會診215例;同時,下屬多個衛生院也在逐步開展遠程服務,目前硬件設施已基本搭建完畢。
通過分級診療把病人留在基層,“下轉”是一個很大的難點。對醫患雙方來說,向下轉康復期病人,都會擔心下層醫院可能發生醫療風險;同時對病人來說,來回辦兩次出院手續,也覺得非常麻煩。為此,鳳翔縣醫院在行政和技術等多方面都做了不少努力:大力向病人宣傳下轉的好處,在基層報銷可由縣醫院的75%上升到90%,并且一系列手續由醫院工作人員完成;基層下轉由救護車下送,醫護人員向基層醫院詳細介紹康復方式,做好交接;縣向鎮下轉一名住院病人補助100元的獎勵,縣醫院將轉診指標納入科室和人員績效考核,在縣上獎勵的基礎上再給轉診醫生獎勵100元;縣醫院先后選派醫護人員進行定點幫扶,并由四個副院長定期到基層衛生院檢查工作情況,保證醫療質量。截至今年8月底,鳳翔縣醫院向基層衛生院下轉113人次,完成“下轉不低于5%”的目標。
寶雞高新人民醫院不僅有高端設備,基本醫療也做的有聲有色。院體檢中心堅持“健康前移、強調預防”,進行體檢“一站式服務”,大大提升了體檢的效率,累計接待體檢客戶10多萬人次,連續3年體檢人次位居寶雞第一。同時,院內門診大廳經常舉辦健康大講堂活動,引得就診群眾駐足,讓民眾“主動”或“順便”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。